5S管理,很多中大型企业尤其生产企业都有应用。
到底在怎样的情况下,企业紧需引进5S管理工具呢?自我检查,看企业是否存在以下情况:
1、急等要的东西找不到?桌面上摆得零零乱乱?
2、没有用的东西堆了很多,占用空间?工作台面上很杂乱?
3、制订好的计划,事务一忙就"延误"了?极高的缺席率,如:开会经常迟到?
4、员工不针对过程改善提出自己的建议?
5、设备、管道有漏气、漏油的现象?环境脏乱,使得上班人员情绪不佳?
6、设备点检走形式?经常发生工伤或事故?
7、材料、成品仓库堆放混乱,帐、物不符,堆放长期不用的物品,占用大量空间?
8、通道被堵塞,行人、搬运无法通过?车间用电存在安全隐患?
如果企业存在以上问题,那您迫切需引入5S管理生产管理活动。
5S管理简而概之就是“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
素养是最终目的,形成日常行为习惯。
很多企业应用,制度上墙,提示语做的也很响亮,但是执行不到位,不能坚持。
往往是雷声大雨点小,没有长久坚持,误认为只是一次大扫除。
为什么在一部分企业里,习惯型违章还继续存在?
因为,"标准化作业"的"标准"是一种规范,"规范"就是要约束人的行为的。
人们天生有一种向往自由,不愿意被约束的本性,当被要求按照"规范化、标准化"来操作时,向往自由的本性,就会本能地反抗"标准、规范"。
但理性又告诉人们,反抗的后果是严重的。
所以人们在执行标准的时候就会打折扣,以求达到既能自由一些,又不自由的太过份的平衡状况,天长日久,违章就成了习惯。
只有把"规范化、标准化作业"这种约束人的规范,化作为每个员工操作的自觉行为。
养成规范化、标准化作业的"习惯",成为规范化、标准化作业的"自然",这样,才能使"习惯性违章"消除,这就是5S活动的真谛。
5S管理活动的推行,从上向下推广,5S管理推行者,5S现场管理人员是关键。
现场管理人员应具备如下的职责:
--准备作业规范;
--培训员工,确保操作人员遵照执行;
--为改进现状而不断地改善规范;
--注意异常现象,及时加以处置;
--创造一个良好的现场工作环境。
5S管理人员需搞好人际关系,调动员工参与;持续改善生产现场的工艺流程、设备状况和产品质量;以科学合理的PDS循环,完善对人员和生产系统的改进。
热线电话:180-1268-5412
在线老师:
路老师:13472750790
张老师:18012685412
ADD1:上海市嘉定区宝安公路2968#7-5016(上海总部)
ADD2:江苏.昆山市柏庐南路双星叠座B座1626室(昆山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