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校园实施途径 第一,加强培训与学习。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认识水平提高了行为才能到位。推行者与执行者都需要深化对6S的认识与理解,尤其是执行者。因此特别需要加强对执行者的教育与6S管理培训,只有执行者对6S真正有了正确、深刻的认识与理解,抵触情绪消除了,才会执行好6S的要求与规范,推行才能水到渠成。普遍的教育与培训的方式有:加强教职员工培训、外出参观学习、...
一、校园实施途径
第一,加强培训与学习。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认识水平提高了行为才能到位。推行者与执行者都需要深化对
6S的认识与理解,尤其是执行者。因此特别需要加强对执行者的教育与
6S管理培训,只有执行者对6S真正有了正确、深刻的认识与理解,抵触情绪消除了,才会执行好6S的要求与规范,推行才能水到渠成。普遍的教育与培训的方式有:加强教职员工培训、外出参观学习、开设研讨班等。
第二,明确规范,加强管理,协调好各种关系。"
6S管理”的要求就是管理必须规范,根本的方法是通过良好的制度来规范人的行为。好的制度能使坏人变好、懒人变勤;不好的制度能使好人变坏、勤人变懒。工作要求与标准用制度来明确,形成权、责、利明确、奖罚分明、人人要求进步、精益求精的良好工作氛围。用机制培养与塑造人的意识、用制度来规范人的行为,而不是只寄希一望十依靠人的自觉性。
第二,从细节做起开展精细化管理。以上两点是基础,通过逐步规范,逐步推进,一步一步改善,一步一步进步,积趾步Ifn至千里,一个良性循环的机制就会形成,这样用不了多久,成效就呈现了。"6S”管理的要求规范管理、强调做事认真、依靠程序管理提高与保证了管理的质量和效率。"6S”理论不高深,道理不难懂,但6S作用强大。搞好“6S"关键有两点:坚持与制度。这就要求我们改变通常的思维定势:管理依赖的是专家管理、领导管理,而非程序管理,靠个人威信Ifn不是靠制度与机制;对十做事情,习惯十差不多就行,不习惯按程序严格做事;因此造成工作质量不高、产品质量不高,这并不是我们不能做好,只是大多数时间我们没有用心的去做、认真的去做。这种认真的思维与习惯正是我们需要学习与努力的地方。
二、校企合作实施途径
校企合作有利十弥补课本知识落后十社会发展的不足,使学校的教学内容与社会的需求同步,使中职学校的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完成准职业人向职业人的转变过程,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率及对口率。
第一,"6S”管理模式实施班级企业化建设,使学生按班级企业纪律,以准员工的姿态共同遵守执行,以达到提高学生职业素养,逐步完成由一个职业新人到准职业人的转变。
班级企业化建设以育人为本、以培养合格的职业人为理念,以企业6S管理模式为载体,以校企合作为实施途径。班级企业化建设目标是:创立一个团结、向上、和谐的优秀集体,实现班级管理的民主、平等、自觉,从企业的“他律”到学生自我管理的“自律”,使学生不断提高综合职业素质和能力。以育人为本,以培养合格的职业人为理念,既教会学生做人,又教会学生做事,成为一个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等一线需求的能高技能人才。“道德上做个好人,学习上做个能人”。以企业6S管理模式为载体,主要是在班级中营造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氛围,通过建立像企业一样的组织机构,而非学校班级的组织机构,使学生进入班级就像进入企业的环境一样,用厂规厂纪来要求自己,努力把其培养成为具有职业素养和职业意识的高职学生。班级工厂的实施,从班级企业化建设目标出发,通过在班级中建立企业组织机构,设置企业管理岗位,明确岗位职责,健全各项管理制度,落实6S管理细则,企业人员参与班级建设,学生到合作企业实习等,使班级企业化建设方案得以实施和具体落实。
第二,把服装专业校企合作作为一个例子,在服装实训基地的管理中渗透了“6S"理念,配套了相关的管理制度及实施了相关的管理措施。
(一)整理整顿的要求:实训基地布局合理,物品摆放整洁、规范,使学生使用、放置、操作形成规范的习惯。具体做法是:首先,首先要明确实训室的布局、规划,分好区域,并规定它们的功能、设备及部件。用图标明确标示各区域,墙上列出操作规范。根据明确好的位置进行整理。其次,图表要系列设置,如平面布景图、实训室标准作业图、安全防火装置通道图等,同时图表标明工位器具和工件存放的场地区域,注明各种材料的储放地,等等。以达到对实训基地的布局和各工具摆放位置能一目了然地知道。要求进入实训场地者要按照规定区域作业,按照规定位置放置物品,培养学生规范放置的习惯。
(二)清扫的要求:通过保持实训基地的整洁,要求学生定时清扫,培养学生定时整理的习惯。具体管理制度是:首先,规定每2个小时关闸进行一次区域清洁,要求所有实训学生自觉地把自己使用的设备及周边责任区域等清扫干净,并整理自己的东西的放置,严格要求按规范放置各种物件。培养学生自主清洁、及时清洁、自主整理的习惯。其次,严格养成每天2小扫,一周1大扫的卫生清扫要求。再次,每天下课后实训室管理员协同实训教师要督促学生完成清扫任务,责任到班级,并负责检查清扫情况,经确认合格后学生方能离开。
(二)清洁的要求:清洁生产,实训环境形成有序整洁。相关管理制度有:首先,机器设备的清洁和良性循环的使用,要严格按照每天一检修,每月小保养,每学期大保养。
机器使用有故障时实训教师必须及时向维修员报修,维修员必须按制度规定的时间范围内维修好,并目_要实训教师确认可以正常使用才算完成。这些都必须有纸质的原始记录。其次,实训室管理员每天在实训课结束后必须进行全场检查,同时做好相关的反馈和记录,保证实训室持续的整洁。
(四)素养的要求:必须养成自我管理自我控制的习惯,使之形成实训基地良性循环的管理方式。措施是:第一,建立健全的实训室6S管理制度。在必要的实训室管理和安全管理以外,制定机械管理员、实训室管理员、实训教师等工作职责,并针对违纪和违规制定相应的惩罚制度。第二,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培训。新生开学要安排2个课时进行全体的实训室制度的学习。实训教师安排4个课时训练学生遵守实训室规范,并进行相应的测试。
第二,建立完善的实训室管理检查监督机制。第四,实训室宣传以企业管理理念为主,标语和警句都要求贴近企业的生产现场要求。第五,对实训基地管理工作进行全面的原始记录,要求原始记录,齐、准、快、明。第六,统一着装,挂牌上机。要求学生统一工作服,形成良好的实训氛围,同时又能增加安全系数;要求佩戴好胸卡,便十实训室管理员的检查。
(五)安全的要求:贯彻八字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使达到学习、生产都能够安全。措施有:首先,新生进行安全教育。要有2课时的安全大教育,并请专业人士进行实训室安全讲座。其次,进行安全演练。针对实训室性质,进行4课时的防火、用电安全使用演练及安全逃生演练。再次,管理范围严格明确。对用电的管理规定到个人,由专人负责实训基地电的开启和关闭。我们还学习服装企业中的统一着装挂牌上岗的要求,要求学生统一穿工作服参加实训。
“企业进校园,课堂进车间”,优化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坚持产教结合、深化校企合作,紧紧围绕当地服装、药材等龙头产业,与有关企业联合,在继续办好“服装实习厂”、“药剂实习厂”、“实验幼儿园”等校内实习基地的基础上,再引进有实力、上档次的企业进校园,“工学结合”
合作新建“博世汽车维修站”、数控加工基地,使“订单培养”更具规模、专业范围更广,在8个主干专业中全面实行“一体化”、“模块化”、“企业课堂”等教学模式,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二、社会参与实施途径
第一,社会指导与专家讲座。根据各部系的实际情况、不同专业教学实际和教学环境、学校各处室及场室的6S管理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邀请企业领导、企业管理人员和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和师生培训。企业管理的实施经验教会学生该如何提高素养,如何更好地安全生产,如何高效生产。
第二,学校管理与家庭教育互动。在6S管理的实施过程中,学校的教育离不开家庭教育,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影响无形中会成为学校6S管理工作实施的“润滑剂”。
做好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工作,一直是学生管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从生活习惯到学习态度、从言行举止到文明礼貌、从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形成到职业素质的提高,诸多细节都是做好6S管理工作的必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