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知识 >> 返回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管理知识 > 正文

如何改善班组(分部)管理[咨询360问答]

更新时间:2016-11-04 06:13:46点击次数:1781次字号:T|T
    企业管理咨询中,关于如何改善班组(分部)管理咨询,解答如下:
    管理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在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成本、保障安全、增加效益等方面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班组作为企业最基层的单元,在其管理上与企业整体管理是点与面的关系,因此,班组管理就是企业管理金字塔的坚实塔基。
不仅于此,班组也是企业最小的组织单位,是企业安全生产的直接领域,是避免和控制事故的前沿阵地。
班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有人形象地称之为细胞建设工程,因为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具体工作都要落脚到班组,最终都要通过班组去落实,依靠班组去完成。
,本人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班组管理重在理 首先,应该理清管理目标。
一个明确的、行之有效的目标,是所有发展的初始点,更是实现成功的奠基石,它对于一个企业或个人的未来成就起着导航灯的作用。
班组方针目标的内容,主要包括班组的工作方针、班组奋斗目标和必须达到的目标、班组工作的现状分析、已确定的班组工作重点等方面。
因此,应根据班组实际情况制定工作规划,找出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重点,根据轻重缓急的程度,制定短期、中期和长期的计划,使问题点始终处于可控状态,并不断加以改进。
其次,要理清班组管理的作用。
班组的现场管理水平,是一个企业的形象、整体管理水平和精神面貌的综合反映,是衡量企业素质及整体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
搞好班组生产现场管理,有利于企业增强竞争力,改善现场环境,消除跑、冒、漏、滴和脏、乱、差的状况,并对提高产品质量、保证安全生产、提升职工素质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再次,要理出班组管理的发展与创新。
企业要想长久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不断创新和发展,这些工作同样要通过班组来实现。
作为企业细胞的班组,不能孤立地生存,必须紧跟企业步伐同步运行,贯彻企业改革的意图,认真执行企业改革发展的各项工作任务。
可以肯定,能够与企业的整体节拍相吻合的班组,是合格类的班组;工作能够超前且有所创新,对企业班组工作有推广意义的班组,当属优秀班组之列。
反之,不能很好地完成正常的生产任务,甚至拖累企业后腿的班组,定然是落伍的班组,必将面临整改乃至淘汰。
总之,在班组管理中既要理清管理的目标和思路,又要制订切实可行的方案,更不可忽视对基层班组建设和班组长的选任。
只有重视班组建设,采取得力措施抓好班组管理,选好、用好班组长这个基础环节,才能真正使企业的管理水平脱胎换骨,实现质的飞跃。
二、班组管理要四化 1、人性化。
基层班组管理的人性化是现代企业管理的发展趋势。
其要义在于,通过充分尊重人、理解人、信任人、帮助人、培养人,不断激发广大员工的主观能动性,最终创造出高效优质的产品。
尊重员工的主体意识。
生产现场的操作工、维修工是班组的核心组成成员,必须充分肯定他们在班组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充分尊重他们的经验和劳动,及时听取和采纳他们的合理意见及建议,在强化岗位职责的同时,尽可能给予他们最大的工作权限,有效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其主人翁意识。
注重员工潜能的开发。
综合考虑班组员工的技术等级、实际操作水平、文化水平、年龄等因素,合理地搭配和调剂班组结构,将员工进行最优组合,以求相互取长补短,相得益彰。
同时搭建班组成员个人成长平台,制定出针对每个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计划,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灵活多样的培训手段,鼓励和支持员工学习与业务技能有关的知识,提高整个班组人力资源的使用效率和效益。
营造和谐沟通的班组氛围。
除班组正式的、制度化的交流途径之外,班组的管理者还要积极引导,鼓励自发的、非正式的交流沟通渠道,形成一种积极和谐的人际关系,进而增强班组的凝聚力和创新能力。
构建有效的激励与竞争机制。
通过灵活的绩效考核办法,采用技能加点、建议加点、创新加点等多种小组竞赛方式,使班组内部成员之间、各工段之间认识到谁挣点越多,得到的激励就越多,反之挣的点少,得到的就更少,而对于违反规定的还要扣分,从而在整个班组内部形成一种新的竞争机制。
2、质量化。
注重引导,提高质量参与意识。
通过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学习质量控制的理论和方法,真正理解我的一举一动直接影响本工序的质量,而且又会影响下一道乃至影响整个操作工序质量而威胁整个作业项目的安全,为形成从向我要质量转变为我要质量的良好作业意识奠定基础。
加强合作,树立质量监控意识。
通过对作业过程的剖析,对生产运行过程中异常情况处理机制的完善,使每个操作人员都能了解自己完成各工序的质量水平高低,进而找到作业关键点,班组长也能全面、理性地了解每个职工不同的特点,根据各关键点对症下药,进行有针对性的对策攻关,从而显著提高安全监控力度,最终达到提高并巩固执行作业标准的可靠率。
开展交流,激发质量创新意识。
班组成员定期召开小组讨论会议,针对日常生产过程中易出现的质量问题,搭建一个员工之间信息交流与沟通的平台。
其次,要通过持续开展QC活动,充分调动广大员工关心质量、参与质量管理、自觉自主地解决问题的自觉性与热情。
还要认真整理成果材料积极参加厂内外交流,尽量安排更多的小组参加成果发布会,在与质量专家和优秀团队进行交流、探讨中,进一步激发广大员工的荣誉感和进取心。
3、标准化。
实现班组管理体制层次的标准化。
基层班组管理工作的综合性、群众性、经常性,决定了它是企业中党、政、工、团的一项共同任务。
因此,要积极完善班组建设体制,建立健全班组管理的组织领导原则和工作制度,即行政负责、工会协助、党政工团齐抓共管,通力合作;厂部统一规划、车间具体领导、班组自我管理。
进一步明确班组管理工作责任,强化各级组织和各个方面对班组管理工作的综合指导和支持,形成符合标准化要求的领导体制和管理层次。
实现班组管理制度的标准化。
统一、规范各种原始记录,认真做好日常生产状况、生产工艺监控记录,为班组日常管理工作提供可靠依据,切实减轻班组负担。
同时把各个班组建设的工作内容进行有机整合,减少不必要的重复设置,保证班组与班组之间管理信息的对称。
实现班组管理民主的标准化。
在班组标准化管理工作中,要对班组民主管理的内容、方式等从组织上落实,从制度上保证。
一方面通过每天早会、每周班会、每月例会等组织形式,鼓励班组职工参与班组的生产、决策及管理。
另一方面还要不断和改进和完善职工意见反馈体系,最大限度地发挥班组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班组每一名成员都能畅所欲言,直抒胸臆。
4、信息化。
班组管理过程的即时性。
由于采用MIS、ERP等系统,完善了数据源头采集,辅之于大量的数据分析、数据挖掘和数据图像,并通过计算机的网上流转和快速反应,使得信息化班组能够准确及时地监控生产过程,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对车间生产经营管理的过程日清日结,达到了班组管理的即时性。
班组管理结构的虚拟性。
通过在班组内部建立一个内聚性结构,进行计算机网络紧密编织。
在班组管理的某些层面实现一定程度的虚拟运作,增加了班组的灵活性和竞争力。
班组管理系统的共享性。
通过计算机共享系统,班组有了一定的生产安排和控制主动权,普通班组成员也能够独立完成某些需要其它工种配合才能完成的任务,使班组管理工作更具连惯性,从而避免了工作失误。

    上海理则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可为您提供:
①5S管理|6S管理咨询培训、
②卓越班组长建设辅导培训、
③精益生产管理培训、
④企业TPM设备管理培训、
⑤精益六西格玛管理、
⑥生产车间现场管理制度建立、
⑦QC七大手法培训、
⑧质量管理体系咨询辅导。
…………

    有关于如何改善班组(分部)管理、以及以上八条疑问,您也可以电询:18012685412或者网页右侧的在线客服
360满意回答 (编辑:shlize)
相关文章

热线电话:180-1268-5412

在线老师:
路老师:13472750790

张老师:18012685412

ADD1:上海市嘉定区宝安公路2968#7-5016(上海总部)
ADD2:江苏.昆山市柏庐南路双星叠座B座1626室(昆山分部)


Warning: mysql_select_db() expects parameter 2 to be resource, object given in C:\wwwroot\www.5ilean.com\footer.php on line 2

Deprecated: mysql_query(): The mysql extension is deprecated and will be removed in the future: use mysqli or PDO instead in C:\wwwroot\www.5ilean.com\myfunc\function.inc.php on line 19
未知错误No database sel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