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工序计划(又称:制程计划)
生产工序计划,系决定产品加工所需的加工顺序、方法及条件,是计划标准的中心项目。
生产工序计划根据产品的设计图纸/资料,就各产品分别设定。
生产工序计划的目的
⑴既要考虑加工使用的材料、机械、工具等作业条件,又要找出最适合、最经济的作业方法;
⑵籍着作业方法的标准化,将作业方法、作业条件以及作业动作等具体明确加以规范,让任何人看了都明白。
生产工序计划的要点
1、充分考虑Q、C、D的特性:必须充分考虑“Q”品质要求是否过高、“C”成本的可控制性、“D”交期的宽裕、设备的限制如何等。
2、加工方法的合理化余地。
3、作业分割与制程组合的合理化余地。
4、重视加工设计的检讨:为降低成本,尤其要重视经济性的检讨。
生产工序计划的编制
“生产工序计划表”须对下列内容进行规范:
1、加工工序的顺序;
2、各工序的作业内容;
3、各工序的标准时间;
4、各工序使用的机器设备、必要的工具;
5、各工序必需的作业人员及技能要求;
6、所需材料规格、尺寸等;
7、缓急顺序;
8、其他必要事项。
生产负荷计划
负荷计划又称为工时计划(以工时作为负荷与能力的测定基准),在生产计划里只是基本的机能。此计划为追求工作量(负荷)与能力(人、机)的平衡而拟定。为使生产计划尤其是日程计划切实可行,有一可靠的负荷计划是必不可少的。
负荷计划的目的
1、负荷、能力的实态把握;
2、确保生产量与交期的对策与警报;
3、维持生产的适当作业率。
负荷计划的标准
1、基准负荷:每个产品别、工序别的平均工时(基准负荷工时)。
2、基准能力:对人员与机械所具有的生产能力基准值的设定及测定。
负荷计划的要点
1、负荷与能力必须取得平衡:调整负荷使之不集中于某一时段/工序。
2、追求作业率的提高:工作量的分配不致于发生人或机械有等待的情形,尤其是重要的工序。
3、使日程别(间)的负荷变动小:实际作业中,每日的负荷都会发生变动,为因应日程计划,须考虑可能出现的负荷量的误差。
负荷计划步骤
1、依产品别、制程别计算出负荷;
2、依机械(人员)别、制程别作负荷合计;
3、进行负荷、能力的比较、分析;
4、对负荷、能力进行调整,使之一致。
生产能力不足时的对策
1、加班以增加能力;
2、外协支援;
3、调整日程计划,部分工作后推;
4、增加零时用工;
5、长期连续状态下,计划增加人员/设备。
精益生产(Lean Production),简称“精益”,是衍生自丰田生产方式的一种管理哲学。
包括众多知名的制造企业以及麻省理工大学教授在全球范围内对丰田生产方式的研究、应用并发展,促使了精益生产理论和生产管理体系的产生,该体系目前仍然在不断演化发展当中。从过去关注生产现场管理的Kaizen转变为库存控制、生产计划管理、流程改进(流程再造)、成本管理、员工素养养成、供应链协同优化、产品生命周期管理(产品概念设计,产品开发,生产线设计,工作台设计,作业方法设计和改进)、质量管理、设备资源和人力资源管理、市场开发及销售管理等企业经营管理涉及的诸多层面。
精益生产是通过系统结构、人员组织、运行方式和市场供求等方面的变革,使生产系统能很快适应用户需求不断变化,并能使生产过程中一切无用、多余的东西被精简,最终达到包括市场供销在内的生产的各方面最好结果的一种生产管理方式。与传统的大生产方式不同,其特色是“多品种”,“小批量”。
不同的企业在行业特点上不尽相同,就拿流程行业和离散行业来说,流程行业,比如化工,医药,金属等,一般偏好设备管理,如TPM管理(Total Productive Maintenance),因为在流程型行业需要运用到一系列的特定设备,这些设备的状况极大的影响着产品的质量;而离散行业,比如机械,电子等,LAYOUT,生产线的排布,以及工序都是影响生产效率和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离散行业注重标准化,JIT(Just In Time),看板管理以及零库存。
热线电话:180-1268-5412
在线老师:
路老师:13472750790
张老师:18012685412
ADD1:上海市嘉定区宝安公路2968#7-5016(上海总部)
ADD2:江苏.昆山市柏庐南路双星叠座B座1626室(昆山分部)